第22章 排教-《黄河镇妖司》
第(2/3)页
旗底为白色,上面有一个浓墨般的黑色大字:排!
令我没想到的是,刚才还在破口大骂的四个船员,在见到这面旗帜以后,竟然脸色大变,像是碰上了什么可怕的事情,扑通通全部跪在甲板上。
我吓了一跳,赶紧问老爷子这是怎么回事,老爷子面沉如水,冷冷说道:“排教拦路!”
排教?!
我心中一凛,没想到今日在黄河古道上,竟然碰上了传说中的排教。
但凡在水上讨生活的人们,乃至临江临河的广大百姓,“排教”的名号几乎是家喻户晓,就算是我们这些后生小辈,也听闻过不少排教的传奇故事。
排教,源于江上放排的排工。
所谓放排,是位于江上游的林场向下游运送木料的一种手段,上游林场的工人先是将山中溜下来的大原木滚到江里,用竹绳和大铁钉将三层大原木捆成一个木排,然后将十几个大排连成一串,并且在其中的一个木排上放上一些生活必需品,搭上一个小帐篷,排工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就生活在木排上,负责把这一长串的木料运送到下游接货人的手上。
放排的工作十分艰辛,上游江中的水道里水流湍急而且礁石遍布,排工的水性要求极高,而且无论早晚都不得休息,一个不当心,连排带人整个撞在礁石上,就是粉身碎骨。几天下来,紧绷着的神经和大量消耗的体力,都足以让这些五尺高的汉子形容憔悴。
相传排教的始祖,是唐朝时的法师陈四龙,传说他祖籍湘阴,非僧非道,法术自成一家,为人行侠仗义,因为有感于排工们生活的艰辛困苦、朝不保夕,从而发下宏愿,在有生之年治理洞庭水路,清除礁石、斩杀水怪,并且教导排工们在木排上摆上大鼓、按上橹,在放排时打鼓助威以祛邪祟,并且用橹来引导方向,久之,兼成一派。
排教之中不设教主,而是由排头来管理一切,所谓排头,便是在竹排上击鼓施法之人,因为放排的生活朝不保夕,从而养成了排工们好凶斗狠的性格和对排头近乎盲目的信仰,这样的特色让排教具备了非常强大的凝聚力,而排教上千年的源远流长,也让这些排头之中藏龙卧虎。
所以,时至今日,排教的势力非常强大,乃江湖三十六门当中,最大的一个门派,“有水的地方就有排教”,这句话一点都不含糊。
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排教也在跟随时代的脚步转型,他们除了放排以外,还囊括了水运,渔业,采砂,索取保护费等一切水上生意。
排教人数众多,势力庞大,关系网深厚,黑白通吃,普通船员和百姓自然是不敢招惹。
相传头几年在黄河上,一个拥有十几艘采砂船的大老板,自恃兵强马壮,拒不向排教臣服,还屡次跟排教作对抢生意。最后惹火了排教,被一夜灭门,二十多具尸体血染黄河,采砂生意瞬间崩盘,最后全部被排教接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