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那时的徐玉是真的担心,就像现在一样担心,但是徐梦依旧怎样也是惜字如金的感觉,好像说了一两个字会掉块肉一样。 不论怎么说,奖或罚,批或夸,反正徐梦都是很沉默,沉默得有时徐玉都感觉家里好像没有徐梦这个人一样。 好像她不存在一样,在角落里,在边角旮旯(旮旯ga,一声,la,一声)里,那样沉默着,低着头,或弄着纸笔,或玩着玩具,或低头不知道的什么的一堆零碎的小物件摆弄…… 那种沉默,好像和世界边缘化了,好像整个世界没有她,或者说整个世界抛qi了她,她像被遗忘的小孩,或低头哭,或难得笑,都与这个世界,与她的家人,所有人无关。 但讽刺的也是这,她的沉默不语,在这个世界里的爸妈婆婆爹爹都好像是应该的,小孩应该这样的典范,这样的表扬,加速了这样“石化”的徐梦。 也许这样的徐梦在后来的徐玉看来是病态的,当时只是觉得不对劲,孩子都是这样的,这样沉默的吗? 这样真的好吗? 徐梦就这样不知不觉变成了一个“老好人”,或者“老坏人”,“老坏人”。 没有喜怒哀乐,大致都是那样低头的没有表情的模样,也没有任何的情感或者生活什么的需求,哪怕简单的互动,嬉闹都没有。 那种沉默,没有边界感,也没有对错或者自我想法表达感。 就像,像…… 还记得有过一两次的徐玉亲眼看见徐梦添过饭了,但是婆婆不记得,说她是不是没添,饭多,又加了满满大半碗,徐梦依旧不表态,不说加了还是没加。 徐玉说“看到(徐梦)加了”。 婆婆说“加没加她不知道啊,也许你看错了,她自己都没做声。” “你加了啊,是加了啊,我明明看到加了。”徐玉还记得当时自己拉扯着徐梦的胳膊使劲晃着。 但徐梦至始至终都没说话,也没有任何表示。 也就好像无形中是认同了婆婆的话一样,那么自己是说假话,是看错了? 不可能明明看到了? 是看到了! 怎么? 徐玉那时很气,就这样眼睁睁看着徐梦吃完了那碗又添的饭,连同婆婆后面在饭锅里看到还有的边角的饭粒又给了两饭勺徐梦碗里,还是一样吃了,一颗饭都不剩。 “我就说(徐梦)没加(饭)吧!”婆婆的笑声还游荡在耳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