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燕射之礼-《翦商传》


    第(2/3)页

    于是他将两杆弓都抽了出来,双手各执一支细细观看:只见弓干表面都涂着黑漆,还有一道道黄色的环状漆纹;弓干的中间较宽而两头渐窄,有着波浪一般的曲线;两支弓的长度完全一样,都是六尺左右,估计上弦之后也在四尺有余。周考暗想,若从远处乍看之下,很容易将其错当成一条色彩斑斓的毒蛇。

    “怎样?虞人的弓,和我们的弓相比,可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周考闻言猛然转头,才发现和自己说话之人正是父亲。原来他看得太过专注,连周昌和莘甲来到身边都没注意到。他连忙答道:“是有些不同。恩,比如说,这两支弓干的长度和我们的倒也差不多,但是孩儿感觉要更沉重一些。”

    周昌点点头,道:“制作弓干的木材,一般来说,最好的就是柘木和檍木。可是虞国之内生有一种青檀树,比起柘木更为坚韧致密,不但不易折断,弹力更是惊人。虞人因见这檀木结实耐用,起初是用它来造车轮,后来发现用这种青檀制成的弓,能射得更远。千百年来,虞人始终得以踞守在这盐湖之畔,也是因为大家慑于檀弓的威力,无人敢撄其锋。”

    莘甲也对周考说道:“能够拥有一张制作精良的檀木弓,是世间众多擅射之人孜孜以求之事。因为这青檀树并不多见,而且至少要长到二三十年以上方可成材。虞人用豹皮来做弓囊,足见他们对这檀木弓也是极为爱惜的。”

    周考对二人的这番教导都一一记在心中,他见两杆弓长短轻重都没什么分别,便留下一支,将另外一支交还给了虞阏。

    却说周发见父亲到了廊下,心中早已按捺不住,他扯了扯琬姒的衣袖说道:“表姐,咱们也到外面去吧,在这堂内可啥也瞧不见啊。”

    琬姒稍稍犹豫了一下,便和周发联袂离席而出,在廊下与莘甲比肩而立。太姒见此情景,问姜夫人道:“这射箭是男子之事,琬儿还是个未出阁的闺女,大哥怎么竟任由她观看,也不加阻止?”

    姜夫人摇了摇头,叹道:“我二人没有子嗣,你大哥向来把琬儿当作男子一般教养。其实何止是射箭,他还曾瞒着我带琬儿出城打猎,我得知后和他大吵了几次。咳,又有什么用呢?这许多年来,我也懒得再成天念叨,只得随他们去罢了。”

    太姒心知,没有儿子始终是大哥大嫂的一块心病,她便不敢接言。这时虞梦延来到二人面前,说道:“二位夫人,燕射就要开始了,何不一同至庭院中观赏?”

    姜夫人略带羞涩地笑了笑:“待会他们射箭时,要褪去衣衫袒胸露体,我们可不便观看。我看还是免了罢。”

    虞梦延道:“燕射之时,少不得须由我来做评判,因此寡人只得失陪片刻了。”姜夫人与太姒俱道:“虞侯大人请便。”

    虞梦延起身来到廊下,这时府中下人已将燕射所需的各种器具都陈列在堂下西侧。这些器具都是行射礼所用的礼器,因此每一样都制作得精美绝伦,好些物品周发都从所未见,免不了又缠着琬姒问东问西。

    “表姐,那边那个两端各雕了一个龙首,下半部却又像两条蛇尾缠在一起的器物,不知是干什么用的?”

    “此物名叫楅,其实就是个放箭矢的木架。你看那龙首旁不是各插着四支羽箭吗?燕射时需从这楅架上取箭,待双方都射完四箭,就称为一番。”

    其实这楅架周人也是有的,只不过周昌向来节俭,因此周人的楅无论大小、形制都相差甚远,以至于周发竟没认出来。

    “啊!还有还有,你看旁边那个怪兽,居然生了一副人的面孔。它背上面还有个洞,又有什么用处?”周发接着问道。

    “这是皮树中。中是一种由木头雕刻而成、用来装算筹的器具,通常都会雕刻成各种动物,比如雕成鹿的形状就叫鹿中,此外还有兕中、虎中等等。皮树是上古传说中一种人面兽身的异兽,并非世间凡品,所以皮树中是只有天子和诸侯才能使用的尊贵之物。”

    周发在岐周城时也有先生教过算筹计数之法,偏偏他对这门功课最不爱学,每每见到先生在地上摆弄那些细长的竹棍,他便头疼不已。眼下见虞人在射箭时用算筹计数,让他感觉顿时兴味索然。

    虞梦延见燕射之具已齐,下令道:“上弦。”早有府中下人将数条由牛筋捶打而成的弓弦呈了上来,虞阏、周考各取了一条,系在弓梢的两弭之上。

    虞梦延右手一挥,立刻有人端来一个托盘,上面盛的是两件遂衣,这遂衣是用牛皮做的,主要是为了防止在射箭时被弓弦割伤手臂。周考和虞阏都把上衣的左袖脱下来,左胸袒露在外,接着各自将遂衣套在左臂上。

    虞阏道:“公子难道不用玉玦吗?”周考这才注意到托盘之上还放着几枚玉制的玦,是射箭时套在右手大指上的扳指。周考从怀中取出一个兽骨做成的扳指,说:“我一向是随身带着的,这个用着更趁手些。”

    这时只听虞梦延大声喝道:“搢箭矢!”

    虞阏二人依奉号令,来到楅架之旁,分别取了四支羽箭,将其中一支挟在右手食、中二指之间,另三支箭插在腰带中,这叫做“挟一搢三”。

    “你们二人可曾分定上射、下射的次序么?”虞梦延问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