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调侃别人的名字,其实白手对自己的名字也不满意,但这几年运气不错,白手才不想改名。 白手还有一件大事要忙,与甲方代表罗汉谈判。 水塘的硬化。 所谓水塘硬化,就是水塘的塘底和塘岸,或用石块铺砌,或用混凝土直接浇灌。 本来,只有塘岸的硬化。 可项目捐资人,也就是罗汉的亲戚,有这方面的特别要求。 两个水塘的设计已经完成,各方都已批准,但硬化的原材料却没有确定。 这就是罗汉的事了。 白手的工程队变成公司,最对不起的是龙岙乡。 挂靠在龙岙乡的建筑公司,要交管理费,龙岙乡有收入。 现在撇开了龙岙乡建筑公司,龙岙乡就少了一份收入。 皮箱厂百分之八十的工人,建筑公司百分之八十五的民工,都来自龙岙乡。 白手内疚,觉得对不起龙岙乡,想用另外的方式弥补。 这也简单,把龙岙乡的石材推销给罗汉。 罗汉是个门外汉,啥也不懂。 白手有备而去,除了成本对比,还有石材的好处。 罗汉听罢,老半天不吭声。 “小白,你为什么竭力的推销石材,是不是其中有什么好处?” 白手做了一番解释。 “可以理解。”罗汉点点头,但还有疑问,“小白,石材种类很多,我为什么一定要用你的岗石?” 白手又是一番解释,“老罗,石材的种类是不少,但实际使用较多的无非就是三种。一是大理石,价格昂贵,你用不起。二是石灰石,价格倒是便宜,但容易风化,一听名字就不靠谱。三是岗右,这岗石的好处,你自己看吧。” 老李亲笔撰写的有关资料。 “老罗,用岗石的成本,原材料加人工费,只有混凝区的三分之二。另外还有两个好处,一是使用寿命长,二是拆下来还能再用。” 罗汉直接用国际长途电话,联系了远外国外的亲戚,取得了亲戚的同意。 “小白,就这么定了。明天过来,你我商讨价格,签订合同。” 可是第二天,白手和罗汉讨价还价的时候,白手提出的价格,让罗汉相当的不高兴。 “小白,你昨天说,用石料的成本,只有混凝土的三分之二,怎么一天不到就出尔反乐了?” (本章完) 第(3/3)页